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Logo

:::

五、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時期:為民喉舌的先鋒

第一期經建計畫的積極建言

1953年,臺灣經濟逐漸復元,加上美援挹注,農工恢復生產,同時幣制改革,惡性通膨受控,土地改革漸次完成。為繼續爭取美援,並改孌國家經濟體質,以適應未來美援停止的可能,政府成立中央經濟安定委員會,推動「第一期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在當時困頓艱辛的環境下,臨時省議會的議員真實反映時代脈動,針對經濟建設提出許多頗具新意的建言,甚至可說是日後經建計畫的先驅,如「糖、米外銷換取外匯」政策、「工業區」設置、「大煉鋼廠」、「開關臺中港」等建議,更隱然成為日後十大建設的先河。

 

土地改革有關提案與各項民意反應

陳誠於1949年接掌臺灣省政後,提出「人民至上、民生第一」的治臺口號,接著展開土地改革一連串措施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三階段。臨時省議會開議後,躬逢「耕者有其田」制度的施行,議員因此紛紛提出各項提案或建言,盼減少糾紛避免不公;另外當時政府推動「糧食管制」與「肥料換穀」等措施,多少對農民有所不公,議員也藉著在議場為農民發聲,盼能取消措施減少損失。


圖為民國46年第二屆臺灣省議會成立時,時任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陳誠(左三)至省議會觀禮,由時任議長黃朝琴(右二)接待。

 

戒嚴體制下的政治參與

1949年5月臺灣社會開始全面戒嚴,再加上憲法受到「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束縛,中央級民意代表無法全面改選,臺灣省臨時省議會雖然是「暫時性」、「半自治制」民意機制,但終屬當時臺灣社會最高民意機關,具民意最高的正當性。所以不僅具有「民主櫥窗」對外展示性質,還肩負延續健全民意議政的功能。正因為臨時省議會保存了民主政治的運作形式,雖然未能在1960年代的「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中沛然匯聚成民主潮流,但終究讓民主價值能不絕如縷地保持下去,直至日後臺灣轉型開放成為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

在立法院民主時刻館的時光迴廊展間,展出1960年省議會「五龍一鳳」與閉口雙獅的難得合影,六人均在「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調整軍公教待遇

為配合政府反共抗俄國策,再加上當時經濟尚不發達,公教人員的待遇本極微薄,且由於本省民用物資受單一匯率之刺激,物價普遍上漲,公教人員生活 更形困難,甚至欲維持最低生活限度亦不可能。議員多次提案請政府從速調整公教人員待遇,例如臺中市籍賴榮木議員建議薪金按照物價指數折算成代金,隨物價漲 落發給。雲林縣籍王安順議員建議政府應對公教人員增配日常生活必需品。另鑑於各機關學校缺乏宿舍,致公教人員每租用民房居住所付房租多超過現行房租津貼四十元的五倍左右,影響公教人員生活與服務情緒甚大,因此高雄縣籍王國秀議員提案建請增發公教人員房屋津貼。

省議員賴榮木、王安順均提出應調整軍公教待遇之建議,臺灣省政府也將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的建議函轉予行政院。
  • 發布日期:113/04/02
  • 最後更新時間: 113/04/10
  • 點閱次數:70
  • 發布單位: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