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Logo

:::

古蹟之美

圓型屋頂
01

圓型屋頂

省議會的圓形屋頂(或稱半圓形屋頂)仿美國國會大廈,呈現莊嚴典雅的建築風格,取期議事順遂圓融之意,圓頂周圍有環繞玻璃遮罩引進自然採光的設計,足見當年已有綠建築的先進思維。

圓頂最初設計由鋼筋水泥所興建,惟興建當時的工法尚不足以支撐如此大跨距的屋頂,因此於興建時發生屋頂崩塌的狀況,為此建築師改採鐵架支撐外貼銅皮的工法,而原本金黃色的銅皮,經多年自然氧化使屋頂呈現青銅的綠色。了解更多

議事堂
02

議事堂

議事堂建築外觀莊嚴典雅,於1958年5月1日啟用,至1998年省虛級化省議會走入歷史為止,有40年時間作為臺灣省議會開會的場所,到目前已有63年的歷史。大廳內保留1998年第10屆省議會最後一次大會的陳設樣貌,除議長、副議長外,中間共有77個議員席,兩旁圓周環繞的弧形桌分別為當年省政府列席官員坐位、半樓部分為民眾旁聽席。

在每一個省議員席位上,留有歷屆坐於該位址的省議員的名字,鄉親們可以自行尋找當年幫地方爭取福祉的地方省議員位子,以省議員的視角來憶念家鄉的發展與演進歷程。議事堂曾經是民主代議士薈萃的地方,孕育眾多的政治菁英,諸如前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先生、前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先生、現任臺中市長盧秀燕、現任立法委員楊瓊瓔、陳超明等人均曾擔任過省議員。

記名表決器
03

記名表決器

省議會於1958年疏遷至臺中霧峰時,即設置記名表決器,並向日本電氣株式會社購置「議決自動積算裝置」,以自動統計表決結果,後又於1990年更新控制系統改採國造機器,並稍微修改表決的顯示方式,成為現在的樣貌。

表決器於1998年精省後即已熄燈,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為活化古蹟,增加遊客參訪的樂趣,採部分修復的方式,讓張温鷹、宋艾克兩位第10屆省議員的出席燈,與代表贊成的綠燈、反對的紅燈與棄權的黃燈,於睽違24年後重新亮起,帶領旅客回憶當年省議會開會狀況。

採光迴廊
04

議事迴廊

環繞著議事堂的迴廊,以木造隔窗搭配大面的落地玻璃,讓窗外陽光得以直接射入建物增加採光,也讓室內忙於議事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緊張、繁忙之餘,可以欣賞戶外的大面綠地放鬆心情。

民主時刻館利用此空間,規劃為「時光之環」展間,用一張張的照片,講述臺灣民主的發展歷程,也是許多網美指定的拍照景點。

閉口雙獅像
05

閉口雙獅像

門前的雙獅像係提醒省議員勿忘選民所託,善盡民意代表之為民喉舌發聲之責,豎起耳朵傾聽民意;另有一說則有反諷意味,籲意省議員們不要像閉口獅,需為民喉舌。當時的雙獅像則屬無性別,也象徴性別平權的概念。而臺灣的石獅子雕像常見於一般廟宇大門,獅子大都有公母之分,開口含彩球象徴好彩頭,以茲區別。

龍紋圖飾
06

龍紋圖飾

龍在中國是代表權力的象徵,因此在帝制與封建時代,一般不會將龍刻繪在地上,以避免民眾踩踏。但省議會作為過去最高民意機關,建築師匠心獨具刻意將龍紋圖飾鑲嵌在議事堂前,讓省議員踩過它走進議事堂為民喉舌,象徵帝制時代結束,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來臨。

國父銅像及禮運大同篇
07

國父銅像及禮運大同篇

1980年3月28日由臺灣省議會議長蔡鴻文與省議員們,一起為國父孫文先生的銅像揭幕,除基座刻有國父墨寶「天下為公」外,其後也以銅字鑲崁禮運大同篇共107字,寓意期盼達到世界大同的理想。


  • 發布日期:111/07/21
  • 最後更新時間: 113/04/03
  • 點閱次數:2526
  • 發布單位: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第二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