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Logo

:::

圓型屋頂:最醒目的外表與最驚心的維護

坐落於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中央軸線上的議事大樓,其簡潔又莊嚴的圓頂,由臺灣省議會首任議長黃朝琴,參考美國國會大廈所精心擘劃,為臺灣戰後公務機關中首個圓型屋頂的建物,興建過程中歷經坍塌而改變工法,今(112)年5月1日適逢議事大樓落成65周年,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這座標誌性的屋頂,並將首度解密屋頂上的空間。

一、為什麼是圓頂?

1955年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設於臺北市南海路上(現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臺北市南海路54號),當年為落實中央政府的防空疏散政策,臺灣省政府與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奉行政院命令疏遷至中部,時任議長黃朝琴便在臺中霧峰,開始擘劃未來臺灣省議會園區。

在黃朝琴議長的最初規畫中,園區建物應包括省議員開會的議事大樓、圖書館,以及提供省議員住宿的議員會館,其中議事大樓內的議事堂,為省議員行使職權、為民喉舌的地方,自然成為園區中的核心。

相較於當時臺灣的其他民意機關,多為借用日治時代的建物作為開會地點,而臺灣省議會卻因配合疏遷政策,而有機會自行擘劃園區與建物,但「究竟民主國家的議會,應該長什麼樣子呢?」為此,原為外交官的黃朝琴議長,以自身的外交經歷,參考美國國會大廈的設計,決定臺灣省議會議事大樓,設計為圓頂建築。

立法院

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議事大樓的圓型屋頂,是園區內最醒目與顯著的特徵。圖/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

二、為什麼貼銅皮?

黃朝琴議長決定建物的型式之後,便委由委由林澍民、林柏年建築師設計。最初圓頂屋頂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由於圓頂之下就是省議員開會的議事堂,下方並無橫梁、立柱,林柏年建築師回憶指出,當年臺灣的營建水準,並無法支持如此大跨距的設計,加上建物趕工導致增加荷重與震動,導致支柱滑落,坍塌100餘平方公尺,此項工程旋即全部拆除。

考量到當時臺灣所產的鋼筋、水泥品質欠佳,且臺灣地震頻繁,經疏建委員會與建築師研商後,決定圓頂形式、規模不變,工法改為鐵架與檜木、銅皮取代,議場圓頂天花則由鐵架改為鋁架。

從側面與近距離觀察屋頂,會發現屋頂的外表,是由一片一片銅皮緊貼而成,圓型直徑約16.6公尺、高約4.7公尺。圖/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

三、為什麼是綠色?

議事大樓的屋頂的外層使用銅皮,應該要散發出金黃色與金屬的質感,然而若親赴現場,卻會發現現在屋頂卻是綠色的,究竟是什麼原因?

這就必須回到1950年代,瞭解當時的時空環境。當時韓戰剛結束,臺海卻又爆發九三砲戰,由於中央政府與省政府都在臺北市,行政轄管高度重疊,因此省政府、省議會以「防空疏散」為由疏遷至中部

根據省議會口耳相傳的說法,變更工法後的議事大樓圓型屋頂,卻閃耀著金黃色光芒,從空中看去不僅醒目,也容易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背離「防空疏散」的遷移目的。加上1958年5月省議會大樓落成後,當年8月旋即發生823砲戰,因此省議會決定,就讓銅皮自然氧化,呈現古樸的銅綠色,並於園區周邊加強綠化,讓建物可以融入樹林中。

而據目前可查的文獻,黃朝琴議長於議事大樓完工前,曾率記者參觀,於當時留下的文字報導中提到「這些紫銅皮年深日久,便會氧化變成古樸的綠色。」顯示在黃朝琴議長最初的規劃中,就有意讓銅皮自然氧化,但是否黃朝琴議長當時,就有防空避難的想法呢?就不得而知了。

省議會曾於1980年代更換過屋頂的銅片,後來也循例讓屋頂自然氧化,但隨攝影技術的發展,得以留下當時的彩色照片,立法院民主時刻館也據此,於館內設置的議事大樓模型中,將屋頂顯示為落成時的金黃色,藉以與實際顏色對比,講述臺灣人一起走過的路。

立法院民主時刻館內議事大樓的模型,仍保留議事大樓落成時,屋頂仍呈現金黃色的樣貌,且透過側面的剖面,也可以看到屋頂至天花板間,放置燈具的空間。圖/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

四、進入圓型屋頂:一個步步驚心的過程

在臺灣省議會議事大樓議事堂的天花板上,裝設80盞燈泡用以照亮室內,當燈泡損壞時,負責水電的維修人員,就要進入圓型屋頂與天花板之間的維修空間,然而圓型屋頂並沒有開口,所以要進入該處,就必須走貓道再從天花板的暗門鑽入,過程十分考驗維修人員的膽量。

首先,維修人員必須先穿戴完整的高空作業用安全繩,然後到議事大樓的屋頂層,打開僅容一個人通過的採光窗,接著以幾乎仰躺的方式,勉強從採光窗鑽入,待通過採光窗,雙腳踏穩時,維修人員其實已經置身於議事堂內,約11公尺、三層樓高處,而雙腳所踩踏的貓道,寬僅約30公分,且一旁沒有任何圍籬保護,只能將安全繩,緊扣在一旁的鐵製扶手以策安全。

其實現在維修人員僅是站在貓道上而已,還沒抵達維修空間,他還必須扶著鐵製扶手向前走,接著把藏在天花的暗門打開、放下懸空的鐵梯,再一步一步向上爬,最終才能抵達天花板上的維修空間。

「修個燈,還要會飛天!」目前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的水電負責同仁林湘軍開玩笑地說。

要踏上貓道前,必須打開僅容一個人通過的採光窗,接著以幾乎仰躺的方式,勉強從採光窗鑽入。圖/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 踏上貓道,光是站在這裡就令許多人腿軟,接著還要打開頭頂暗門、放下樓梯,才能進去天花板的上方修理燈具。圖/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

 

五、屋頂探秘

進入議事堂天花板上方後,即可清楚看到圓型屋頂內的結構,包括支撐屋頂的鐵架,緊貼在鐵架外層的檜木,以及腳邊支撐議事堂天花板的鋁架,鋁架的上方則放置燈具,並以同心圓的方式,鋪設高低不同的三層貓道供維修人員行走。鐵架為了防鏽皆已塗上紅丹漆,因此呈現橘色;鋁架則維持鋁金屬的原色。

因為議事堂的天花板不使用橫梁支撐,因此從圓型屋頂的鐵架上,垂掛下來一條條的鐵條,緊緊的拴在天花板的鋁架上,用以乘載天花板的重量,可以說議事堂的天花板,是以懸掛的方式固定在圓型屋頂下方。

而為了進一步減少維修人員施加給天花板的重量,天花板上給維修人員行走的貓道也經過設計,也是利用從圓型屋頂鐵架上垂掛下來的鐵條,栓在鐵板上後再鋪上木板,讓貓道呈現半懸空的狀態,走在貓道上的每一步,腳下不時會傳來「滋啞!滋啞!」的聲音,提醒維修人員一定要放慢腳步。

「夏天的時候在這裡工作,真的會非常熱!」談到在這裡工作的感覺如何,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的水電負責同仁林湘軍說,因為屋頂銅皮的外表,加上沒有窗戶對流,讓屋頂內部像是烤爐一樣,夏天在這裡工作都是揮汗如雨、水深火熱,因此只能挑下雨天或一大早進來工作。

進入屋頂之內,以鐵架、檜木、銅皮所構成的屋頂結構,以及地面的鋁架、維修時的貓道與燈具一目了然。圖/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

六、結語

臺灣省議會已經熄燈近25年,雖已不見省議員為民喉舌的身影,但作為臺中市市定古蹟的議事大樓,仍然在這守護著臺灣的民主。立法院自108年起承擔起營運園區的責任,希望藉由解密議事大樓圓型屋頂的方式,喚起國人對省議會的記憶,也進一步親近園區,回憶臺灣的民主發展,進一步珍惜與守護民主自由。


  • 發布日期:112/10/26
  • 最後更新時間: 112/12/14
  • 點閱次數:722
  • 發布單位: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