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樹

學名 |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
---|---|
科屬 | 樟科樟屬 |
別稱 | 樟樹、本樟、芳樟、山鳥樟、鳥樟、栳樟。 |
原產 | 大陸南部及台灣海拔300-1,800公尺間山區,越南北部亦產。 |
分布 | 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引進零星栽植。 |
型態 |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公尺,胸高直徑3公尺,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不規則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單葉,互生柄長2-3公分,腹凹背凸;葉片厚紙質,卵狀橢圓形,表面綠色或黃綠色,有光澤,背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圓錐花序腋生,長3.5-7公分,總梗長2.5-4.5公分。花綠白或帶黃色,長約0.3公分;花梗長0.1-0.2公分,無毛。漿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0.6-0.8公分,熟時紫黑色。 |
用途 | 庭植或作行道樹觀賞;木材及根、枝、葉可提取樟腦和樟油,供醫療及香料工業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約40%,油供工業用。根、果、枝和葉入藥,有袪風散寒、強心鎮靜和殺蟲等功能。木材為造船、櫥箱和建築等用材。 |
區域 | A區,C區,F區 |
- 發布日期:111/08/12
- 最後更新時間: 114/04/03
- 點閱次數:197
- 發布單位: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