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蒲葵
學名 | Livistona saribus (Lour.) Merr. |
---|---|
科屬 | 棕櫚科蒲葵屬 |
別稱 | 虎氏蒲葵、霍根氏蒲葵、跤趾蒲葵、安南蒲葵、何氏蒲葵、越南蒲葵。 |
原產 | 大陸南部、越南、馬來西亞、波羅洲及中南半島。 |
分布 | 1910年首由日人藤根吉春自新加坡引進台灣,現各地零星栽植;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亦偶見栽植。 |
型態 | 常綠喬木狀棕櫚,幹單立,粗壯,高15-20公尺,直徑約30公分,皮灰褐色,上殘存三稜形葉柄基部,無殘存物部分,環狀葉痕明顯。葉片厚革質,輪廓近圓形,直徑1.4-2公尺,表面極度扭曲不平整,深綠色,葉柄兩側,近中央各深裂至約1半處分成兩部分,各有10-12枚裂片,每1裂片由5-7小裂片合生而成,鑷合內曲而下垂。圓錐花序腋生,比葉柄稍長,分枝多而開展,具有幾個管狀佛焰苞片,花小,兩性,單生或簇生。核果橢圓形長3-3.5公分,直徑2-2.5公分,成熟時呈藍紫色;種子橢圓形或卵球形,長約2.3公尺,直徑約1.6公分,黑褐色。 |
用途 | 庭植或作行道樹觀賞。 |
區域 | D區 |
- 發布日期:111/08/12
- 最後更新時間: 114/01/24
- 點閱次數:477
- 發布單位: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